企业邮局    企业邮局
 新闻动态/News
日产能破百万却屡现困境 海水淡化如何换装求新
 点击数:792次 添加时间:2016-9-9 [打印] [返回] [收藏]
国家海洋局日前发布的《2015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不含港澳台)显示,我国海水利用产业2015年实现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7.8%。海水淡化方面,截至2015年底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1个,日产水规模100.88万吨,正式突破百万吨大关。

                 


                  日产能破百万却屡现困境 海水淡化如何换装求新
  
  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2015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我国海水利用产业进一步得到推进,全年实现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7.8%。沿海各地正在建设海水利用创新及产业化基地,中小型海水淡化关键装备、浓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等取得突破。
  
  在海水淡化方面,目前,我国相关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自主设计建造的神华国华舟山电厂1.2万吨/日低温多效和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1.5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建成投产。福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10万吨/日海水淡化工程完成项目初步设计。
  
  报告显示,全国海水淡化工程产水的终端用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用水,一类是生活用水。截至2015年年底,海水淡化水用于工业用水的工程规模为67.726万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67.14%。用于居民生活用水的工程规模为33.1325万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32.84%。
  
  121个工程仍难解渴
  
  根据《2015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截至2015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1个,日产水规模首次突破100万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吨/日。据了解,这是国家海洋局首次就全国海水利用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司长雷波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在沿海9个省市有分布,主要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沿海城市和海岛。其中,北方以大规模的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为主,主要集中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电力、钢铁等高耗水行业;而南方以民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居多,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海南等地,以百吨级和千吨级工程为主。
  
  海水淡化后可以喝吗?味道怎么样?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副司长辛红梅说,海水经淡化处理后,味道和普通饮用水一样,并且由于其中的钙、镁离子含量少,水的硬度较低,更纯净。近海污染是否会影响到淡化海水的水质?辛红梅表示,在取水时,会选择水质好的区域取水,在淡化的同时,也会对海水进行净化,使其达到饮用标准。
  
  辛红梅说,海水淡化产水成本主要由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构成。其中,能源成本占据海水淡化成本的一半。“如果能源成本(电价)能够降下来,海水淡化的成本将大大降低”。辛红梅说,目前浙江省在海水淡化时,用农业电价(2毛钱/度)替代工业电价(7毛钱/度),海水淡化的成本已降至4元/吨。
  
  难以承受的水价

  事实上,日益紧张的城市水危机,曾令我国海水淡化的春天呼之欲出。不过,海水淡化的现实有些“骨感”,这主要源于相对现有水源高企的成本。“经严格处理后的海水,按照现有106项自来水标准做了104项检测,可达到蒸馏水的标准。”天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研究所海水淡化研究室副主任赵河立介绍说。
  
  “但产多了,没人要啊!”有关人士笑着冲相关媒体摇头。事实上,这对北疆电厂而言也未必是件坏事。因为北疆电厂的淡化水出厂水价暂定为4元/吨,其淡化水制水成本目前为6.8元/吨水。这意味着一定时间内,卖得越多亏得越狠。难以承受的成本之重,无疑为海水淡化的坎坷命运埋下伏笔。“说白了,海水淡化技术就是能源换水源的技术,将海水变为淡水,自然受到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除中东地区国家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相同的成本问题。”国家海洋局解释。
  
  通常,海水淡化成本由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构成。能源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运行维护成本涵盖维修成本、药剂成本、折旧、膜更换成本等。令人略感欣慰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程规模的增长,我国海水淡化成本已明显下降。但他同时强调,“总体上,目前我国海水淡化吨水成本已接近国际水平,具有相当的适用性和经济性。”他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举例,根据学者们的分析,“中线京石段实际调水成本约为3元/吨水,从湖北丹江口调水到北京的成本或超10元/吨水。”
  
  多位海水淡化专家则对海水淡化普及化表示质疑。“从技术层面看,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近期内要使海水淡化成本再大幅下降不太现实。”赵河立说。
  
  破局的“钥匙”
  
  基于此,海水淡化这只“猪”的飞翔梦并没有实现。在这种困境之下,主要有两种思路可让这一门生意摆脱成本束缚。一个是增加收益:要么提高水价,要么政府给予补贴。但提高水价,会让本来就已经营艰难的工业企业负担增加,很难实现,民用水价上涨更是阻力重重;而政府补贴的举措,不是不行,但综观各行各业,依赖政府补贴却能发展好的重资产(意味着高风险)行业简直凤毛麟角。
  
  因此,希望就落在了另一条路上: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成本的战争似乎是海水淡化行业的宿命。但事实上,海水淡化的成本并非没有压缩的空间,其中关键在于,提高核心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以及提升项目运营的能力。在这两点上,我们总算可以对海水淡化行业的未来感到乐观:收购,尤其是海外收购成为了国内相关企业实现破局的关键钥匙。
  
  技术及资源的重构与整合往往是一个行业进步的动力,前面提到的这类对专业型公司标的收购和投资,毫无疑问将促进先进技术间的整合,从而推动行业水平的提升。对于设备公司,海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本土化将促进国产产品的更新迭代和国产化率提升;对于工程企业,海外标的的项目经验无疑有助于提升其系统集成能力和工程实力;对于海水淡化项目运营商,凭借更多国产化的设备和从国际先进项目学来的管理运营经验以及专业管理方法,海水淡化项目的吨水成本压缩潜力将进一步被挖掘出来。
  
  在种种促进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如果国内海水淡化项目成本下降至4元以下,并配合一些当地政府的税收优惠或者电费减免,一大批海滨城市的收益临界点将被突破,不少城市的海水淡化项目都将具有盈利空间,届时海水淡化将正式告别发展的慢车道。

网站管理
电子样本下载
版权所有:宜兴市裕泰华环保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13301533915  苏ICP备15024785号-1
关键词关于裕泰华环保:软水纯水系列、给水净化系列、生活污水、循环水回用处理、工业污水、城市污水…
关注裕泰华: